江淮愿景,江淮愿景概念车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英年早逝的帝王,你认为他们里面谁最可惜?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一年)和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加起来只有十一年,但这短短十一年,却被后代史学家公认为是可以与“文景之治”相媲美的“仁宣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何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盛世何来?来自休养生息,减免赋税,清静养民。
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去世,朱高炽即位,并有了自己的年号洪熙。从七月到十二月,实际上已经是他的统治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是只能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只有到第二年,才能被称为洪熙元年。一般在这段时间内, 新皇帝们还不敢太放肆,对父亲们留下的各项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当家做主, 改天换地的,也多不会挑这个时候。可是就是这个忠厚老实的朱高炽,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内,就敢于更改自己父亲当年许多不合理的命令。
比如朱高炽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 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靖难之时,朱棣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秦、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然而此时,他的儿子朱高炽却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 让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明仁宗把齐泰、黄子澄还有方孝孺未被朱棣杀死的后代统统赦免。更让人吃惊的是朱高炽还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道:“建文时期的很多大臣, 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孺这一类人, 都是忠臣啊!”吓得底下的大臣们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朱高炽就是一个勇敢的皇帝。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謚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定能够繁荣兴盛, 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一“好人不长命”, 洪熙元年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会记得。
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他勤于政事,恢复生产,关心民间疾苦,他经常去民间私访。但绝对不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那种方式,他微服出访,不讲排场,不向地方摊派,不给地方增加负担,每次只带几个侍卫出行。
在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帝王中,我认为明宣宗朱瞻基最可惜,因为他的死直接导致了明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明朝历史上“仁宣之治”是一个太平盛世,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余年,但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两个的执政理念,却让大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如果朱瞻基没有英年早逝,也许大明的盛世还会持续很久;如果朱瞻基没有英年早逝,就不会有“土木堡之变”,明朝的国力可能还会一直强盛下去,就不会由盛而转衰。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我这样说也是有我的道理的。
朱瞻基这个人在性格上和他的爷爷朱棣很相似,也正是因此,朱棣对这个孙子一直很喜欢,在朱棣亲征蒙古的第五次战役中还带着朱瞻基,可见喜爱程度。
历史上曾经有人这样说,朱高炽的皇位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朱瞻基才获得的,其实这样说也没有错,朱高炽的身体不是太好,朱棣看中了他这个孙子做皇帝的潜能,再加上朱高炽有一颗仁爱之心,朱棣这才让朱高炽继承皇位,让父子俩主政明朝。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就有一段这样的场景,朱棣把杨士奇找来,问杨士奇应该把皇位传给哪个儿子?杨士奇答道:“好圣孙,可旺大明三代”。或许朱棣想把皇位传给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但杨士奇的这句话,直接敲定了朱高炽成为皇位继承人,朱瞻基在这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高炽继位一年就驾崩了,这是朱棣没有想到的,杨士奇更想不到,朱瞻基也没有想到。当初杨世奇说好圣孙,并不单单是为了让朱高炽继位,也是因为朱高炽在朱棣远征期间所实行的一系列的政策,是符合仁政思想的。朱高炽实行的这一系列仁政措施,都被他的儿子朱瞻基继承并发扬推广,这也是“仁宣之治”成形的前提条件。
盛世的基本条件就是要与百姓休养生息,还有和百姓息息相关的苛捐杂税,清明的吏治都要理清楚。永乐一朝,经过五次远征,另大明帝国的实力确实有所增强,军事实力达到了顶峰,疆域达到了空前之大,但此时的国力却因为连年的征战,国力出现疲软之像,百姓生活困苦,财政赤字入不敷出。
自从朱高炽继位以后,就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整顿吏治与财政,这些政策虽然在朱高炽继位不到一年的时候出现了中断,但是朱瞻基继位后很快就拾起了父亲留下的这个宏伟的治国政策,并任用父亲留下的“三杨”主持内阁,很快就使仁宣之政的这些政策顺利地推行了全国。
朱瞻基在位期间能够任用贤臣,纳谏忠言,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一系列的施政措施上,他始终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所以说这才是后世评定朱瞻基是继“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之后的“仁宣之治”的主要领导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有为之君。
大明朝有能力的君主不多,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就是朱瞻基了,但是天不假年,朱瞻基英年早逝,是大明的一大损失,因此说我认为朱瞻基的英年早逝是最可惜的,不仅仅是因为它实行的政策对百姓有利,更是因为朱瞻基是大明朝的有为之君,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那么他的儿子朱祁镇也不会没有受到父亲良好的教育而做出荒唐的行为,让大明朝出现“土木堡之变”的严重危机。
历史终究是历史,感慨终究是感慨,感慨之余不妨让我们好好的享受现在带给我们的幸福,闲暇之余还可以品一品朱瞻基的治国之道和他做人做事的那种风格,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